哪知魏娟红却要留下。
周诚自然不会拒绝,他本来也是这样打算的。
石大娘眼睛缠着纱布,麻药的劲儿过了,她躺在病床上也能说话:“娟儿,我们回老家,不在京城。”
首都当然人人都向往,石大娘对自家的条件有数。
一家人都只会种地,没干过别的。
周诚说国家要给魏娟红和石平安排工作,那就在勃通县里,老家的田地要退掉一部分,老房子的宅基地却在。回老家,石大娘心里踏实,等她眼睛能看得见了,能帮忙带孩子,也能自己在乡下种粮食,绝对不会拖累儿媳妇和石平。
在京城的话,石家人能干啥?
京城人都说普通话,石家从西南农村来的,石大娘张嘴说话都觉得自己土味重。
在京城待着,她心虚,她不舒服,她就是农村人,是西南农村的,治好病就该回西南农村去……儿媳妇魏娟红也是这样说的,现在忽然改了口风,石大娘就慌了。
娟红该不会被京城的富贵迷花了眼睛吧?
石大娘虽然看不清楚,也能感受到京城和乡下的差别。
有车坐,有干净的招待所,想吃饭不用自己动手,这些东西是很好。
那是石家人该享受的吗?
魏娟红没应声,石大娘又提高了声音:“娟儿?”
魏娟红挪动了两步,“娘,我们啷个不能留下来,石凯是烈士,国家都要给我和石平安排工作,以后两个娃儿就在首都上学,我们可以当农村人,两个娃儿要当城里人。”
提到石凯和魏娟红的两个孩子,石大娘张了张嘴,不知道咋反驳,但她显然是不赞成魏娟红留在京城的想法。
国家给烈士家属安排工作,也没说要安排在首都。
人人都往首都跑,这里也装不下全国人民。
最后还不是还要麻烦周诚?
石大娘说不过儿媳,急的喘粗气。
夏晓兰看婆媳两个快吵起来,尽量让气氛轻松点:
“大娘,魏嫂子的想法也挺好的,人往高处走,我们有机会呆在好地方,那肯定要努力试试。不瞒您说,我们家也是从外地搬来京城的,也在慢慢适应。”
魏娟红就算是赌气,周诚也不可能拒绝,夏晓兰只有站出来平息争端。
不就是留在京城吗?
就算不靠周家,夏晓兰自己也能办到,她有底气替周诚排忧解难!
魏娟红飞快的抬起头看了夏晓兰一眼。
夏晓兰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影响,留下就留下呗,85年的京城,可要比30年后要温和,房价便宜机会还多。
等房子均价几万/㎡后,大学生都别想轻易在首都扎根,更别提偏远地区的农民。
两口子进城打工的那种不算扎根,得在京城有家,家是什么,是有一处能遮风避雨的房子,不会被房东赶来赶去的,属于自己的房子!
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机,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,为自己挣下一个遮风挡雨的小窝不难。
二环以内的四合院是要几万块,价钱高高在上买不起,那往偏远地方的走走,三环以外的破平房,现在可要不了多少钱。石家要在京城留下并不难,石凯的抚恤金买下这样的平房完全足够……还不需要动用石凯的抚恤金,石家并不是没有后援的,周诚肯定会帮忙。
魏娟红就是知道了这一点,才能说这话。
石大娘不知道,所以激烈反对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